当前位置:
首页 / 文化园地
杜璇散文作品——《丝路长河里的文明印记》
发布时间:2025-10-29
浏览次数: 次
近期,我观看了纪录片《河西走廊》,它如同一幅跨越千年的历史长卷,在我眼前徐徐展开。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,以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,引领我穿行于岁月的长廊,这条横亘在黄土高原与西域戈壁间的通道,从来不只是冰冷的地理名词,而是一部用马蹄、驼铃与信念写就的文明史诗。

随着历史不断推进,河西走廊逐渐成为文化交融与繁荣的见证者。丝绸之路的兴盛,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。佛教沿此通道东传,无数高僧大德在此留下足迹。他们开凿石壁、译经建窟,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与雕塑,正是千年信仰与智慧的结晶,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璀璨瑰宝。莫高窟与鸣沙山相依相存,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,成为河西走廊沉淀出的艺术瑰宝,让全世界为之侧目。
回溯至公元前121年,壮志凌云的霍去病纵横驰骋、势如破竹,历经三次河西之战,终将这片土地纳入中原版图。千年后的1880年,68岁的左宗棠抬棺西征,沿河西走廊行进至新疆哈密。他以决一死战的决心震撼沙俄,最终通过谈判签订《中俄伊犁条约》,成功收回伊犁地区。凯旋之际,左宗棠在嘉峪关城楼挥毫写下“天下第一雄关”,豪情激荡、气吞山河。
河西走廊同样也是一条丰饶的走廊。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,孕育了“铁人”王进喜等一代代石油先驱。他们胸怀理想,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,以热血与生命书写了中国工业的创业史诗。进入新世纪,2000年启动的西气东输工程,再次凸显了河西走廊作为国家能源动脉的重要地位。如今,河西走廊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通道。
观看《河西走廊》,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历史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。这片土地承载了无数先辈的智慧与汗水,他们的故事如星辰般闪烁在民族记忆的长河之中。河西走廊从未远去。它藏在今日兰州牛肉面蒸腾的热气里,藏在敦煌游客凝望壁画时的惊叹里,更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——化作对远方的向往、对文明的珍视,以及对家国使命的担当。
(文图/大宗保理 杜璇)
